一首灵性之诗,阐释出世之道,值得细品,评张二棍诗歌《修行者的秘密生活》

格命草诗评原文修行者的秘密生活文/张二棍整座青山就是一个道场几孔窑洞也是。他说,山即是空 花即是色躬身入窑后他像遁入一个秘密拈花为茶的修行者他不舍昼夜。在清溪边吐纳花香,弹指云雾那一年,他三十有一和我仿佛。如今,轻得像一个孩子他指着朦朦天空眼含敬畏,“在此地,我耳中的雷声比你们多”赏析今天分享的是张二棍的诗《修行者的秘密生活》,这首诗仿佛充满了佛性,给人参禅悟道之感。诗歌既写了出世,也写了入世。诗题“修行者的秘密生活”,因此,本诗重点在对后半部分秘密生活的探讨,所以,生活才是真正的修行。由于修行的特性,这首诗的语言也充满玄幻色彩,写得也是云里雾里的。既然是修行,那么读这首诗也是需要耐心的,得需要从诗句里洞察诗人真正想要说的话。下面,不妨进入诗歌,一起探讨一下。熟悉张二棍的人都知道,他曾是地质队员,常年在荒山野岭生活,对户外的地理景观非常敏感,所以在他看来,青山窑洞皆是道场,即修行学道的地方。这些地方都具有隐秘性,可谓是出世的场所,这些意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因此,修行者的秘密生活就是围绕这些地方展开的,诗歌的起点也非常自然从这里开始。接着,诗中出现了这句“山即是空 花即是色”,这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异用,这是对事物的表象和现象与本质和真相的定义。简单来说,色是表象及现象的定义,空是本质和真相的定义。因此,诗中的山和花各有所指,也是诗人对它们的定义。接下来,是一大段出世者的生活描写。诗人把躬身入窑比喻成遁入秘密,这写得很是玄妙,从这里开始诗歌正式进入修行者的状态之中。诗人重点写了三个景象:拈花为茶、吐纳花香、弹指云雾,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遁入空门,清心寡欲,修心养性。接着,诗人插叙了一句话“那一年,他三十有一/和我仿佛”,其实本质上是在说自己的状态,就是这样一种出世的状态,同样过着隐秘的生活,不为人知,只是生活的内容不同,一个是苦行僧,一个是隐逸者,对修行的感悟也是截然不同的。再看最后一部分,时间回到当下,如今,他轻得像一个孩子,这暗示了他修行的成果,身心得到净化,仿佛回到人类最初的状态,这是成年人的大彻大悟。接着说,面对朦朦天空,眼含敬畏,在这里,听到雷声比你们多,这是有极强的隐喻的。虽然你们在尘世受苦受难,但是作为修行者,我的苦难比你们还要多。你们主要是肉体上的,而我主要是心灵上的。这里,就是从入世的眼光来审视自己和你们。按照个人的理解,这里还存在着佛家说的分别心,说明修行还不够,还有进步的空间。这首诗以修行者的姿态阐释修行的意义,内容的切入点很有特色,让人耳目一新。也有不少可圈可点,值得细品的句子,如“山即是空 花即是色”“他像遁入一个秘密”“轻得像一个孩子”“我耳中的雷声比你们多”,这些句子为诗歌增色不少,诗歌也不至枯燥乏味。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重点在于灵性,在于遣词造句,制造一定的陌生化效果。如此,诗歌才有可读性和欣赏的价值。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荐的诗歌,欢迎留言告诉我,一同欣赏,共同进步。我是诗者格命草,欢迎关注,下期诗评见!往期诗评关注格命草,一起读经典赠送您诗集《读睡诗选》《格命草诗评(第一辑)》《格命草诗评(第二辑)》《格命草诗评(第三辑)》《格命草诗评(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历时大半年,共收录诗评300篇,44万多字,目前头条阅读量90多万次,微信公众号阅读量100多万次,百度阅读量40多万次,时机成熟会正式出版。欢迎收藏阅读。关注格命草微信公众号,阅读最新诗评,如需付费评诗,付费推广诗歌,付费写诗评集,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详谈)。格命草主编出版诗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旅游
澳门原点就在这里,360度观景视觉绝佳,你去过吗
下一篇:看了孟晚舟的胸针才发现:低调的奢华,比披金戴银更高级